12星座傳入中國的時間:隋代就有了

12星座傳入中國的時間:隋代就有了

這期星座知識帶我們來了解12星座傳入中國的時間。黃道十二星座在古巴比倫時代就已定名,巴比倫人又把整個黃道從春分點開始均分為12段,每段稱為一“宮”,各以所在的星座命名,稱“黃道十二宮”。


可能感興趣》》掌握命運的星盤解讀

十二星座即黃道十二宮,是占星學描述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道的十二個區域,包括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雙魚座

黃道十二星座在古巴比倫時代就已定名,巴比倫人又把整個黃道從春分點開始均分為12段,每段稱為一“宮”,各以所在的星座命名,稱“黃道十二宮”。這些概念後來被古希臘人吸納,到公元前後,“黃道十二宮”概念從希臘傳入印度,6世紀隨佛經進入中國。

目前見到的關於黃道十二宮漢譯名最早的文獻是《大方等日藏經》,這是隋開皇初年天竺法師那連提耶舍從梵文翻譯的。譯文將“白羊”和“金牛”譯作“特羊”、“特牛”,“特”是“雄性”的意思;“雙子宮”被釋為男女二人,大約是“在天願為比翼鳥”的聯想,所以被譯為“雙鳥”。

“人馬宮”是半人半馬射箭的造型,梵文原文為“弓”,故譯作“射”;“寶瓶”是人傾斜水瓶的形象,故譯為“水器”;至於羊身魚尾的動物形象稱“磨竭”,則是梵文makara的音譯(後來為了切合羊身的形象改為羯,羯是閹割過的羊),這也是後來88星座中唯一保留音譯的星座。

到明清時期,黃道十二宮的譯名基本穩定,除“陰陽”、“雙女”外,其他與現用名完全相同。直到康有為的《諸天講》,才將“陰陽”、“雙女”分別譯為“雙子”、“處女”,與現代所用名更為接近。

你可能也喜歡:
星盤合盤:太陽和天王星相位分析
星座專家解讀:水逆期間分手能複合嗎
星座是哪個國家發明的?誰最先發現的
不同顏色的風信子花語是什麼

她/他的心上人是你嗎? 👉 脈輪占卜
付費老師測算
  • 北歐神占術,TA是真的愛你嗎?該繼續還是放棄?

    • 68912 人已購買
    • 63148 好評
  • 來自古瑪雅的召喚,揭秘你的命運吉兇順逆!

    • 78643 人已購買
    • 73448 好評
  • 絕準!千年秘術,他的心上人是你嗎?

    • 66134 人已購買
    • 62156 好評